外军重要目标夺控作战中无人作战力量运用探要
重要目标夺控作战,是对敌指挥机构、核导设施、机场港口、后勤基地等重要目标,实施夺取并控制的进攻作战,要求情报上及时准确,行动上隐蔽迅速,夺控上精确果断。但重要目标一般位于敌防御纵深,防卫严密、伪装隐蔽,夺控难度相对较大。无人作战力量,具有战场适应性强、侦察监视持续性长、OODA指挥决策环流性快、火力打击精确性高、突击行动隐蔽性好等优势,运用无人作战力量执行重要目标夺控任务,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,也被世界各国军队所关注。
重要目标夺控作战面临的主要难点
信息侦监难要夺控的重要目标大多是敌防卫的要点,通常防护严密、重兵防守。一是抵近难度大。通常采取“外围-内部-核心”三层警戒防卫体系,通过层层严查,使得进攻方很难隐蔽抵近。二是精确引导难。重要目标夺控作战,作战纵深大,在获取目标信息后,需要经过采集、处理、上传、分发等多级流转才能到达火力单元,引导打击缺乏时效性,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相对减弱。三是夺控难度大。敌通常采取预设与临设相结合的方法,采取障碍阻、工事防、火电拦、兵力抗等防护措施,再结合隐蔽伪装、隐真示假,达到使进攻方“看不清、找不到、夺不下、控不住”的目的。
无人机地面控制终端
持续夺控难重要目标夺控,既要“夺”,又要“控”,同时攻防双方在“夺”与“控”上不断相互转换。一是“精干”与“持久”矛盾突出。夺控重要目标作战,一般编组精干力量执行夺控任务,但重要目标一般位防御纵深地域,缺少支援的精干力量,很难达成持久的夺控能力。二是“打击”与“保护”矛盾突出。夺控的重要目标,不仅有要害、要点等能够遏制敌方作战行动的目标,更有核电站、大型水坝、油库等重要敏感或民生目标,一旦遭敌破坏或在火力打击中破坏,其影响远大于对目标的夺控,为此打击手段和力度的选择非常关键。三是“隐蔽”与“协同”矛盾突出。出其不意、攻其不备的夺取目标,以达成作战目的,就要求在行动时尽量减少通信联络,依靠计划协同,完成作战任务,但在目标控制区,侦监难度大、防卫严密,计划协同很难达成作战目的,临机协同必然成为重要方式,通信联络必不可少,为此侦监和接敌行动易暴露。
综合保障难敌重要目标大多位于敌防御纵深,战场环境陌生、复杂,在保障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。一是战场环境恶。大纵深作战,环境陌生、民社情复杂,无后方依托,难以得到及时、持续和有效的兵力、火力、后勤及装备支援保障,部队行动面临孤立无援的局面。二是自行保障弱。为确保夺控行动的隐蔽突然,强调精兵作战,携行装备物资相对较少,需要上级及时提供战场情报信息、态势变化等作战保障。而后勤保障主要靠携行补给、就地补给,后勤保障也面临诸多困难。三是战斗消耗大。夺控重要目标作战,“夺”“控”衔接紧密,转入防御时间短促,加上大纵深作战,战斗消耗巨大,无法及时得到后方补给,直接面临后继无援,孤军奋战的局面。
无人作战力量在夺控重要目标作战中的优势
战场适应能力强无人作战力量具有全地域适应能力,无论极寒、高压、缺氧等极端气候,还是高原、戈壁、沙漠、深水等恶劣环境,均可正常执行任务。不受“精力”“体力”“情绪”影响,能够克服人的身体、精神因素,按既定计划完成任务,甚至自杀性行动。如,无人机机动过载可以超过20G,远大于飞行员可承受的最大值9G;有人飞机执行任务通常不超过1天,而无人机续航时间最大可达1周以上等。
美国Titan 无人车——首款模块化混合动力无人车
态势感知能力强以感知为基础的传感技术飞速发展,传感器的分辨率、探测距离大幅提升,具备的自主识别和分辨处理能力,已远远超越人的感知,通过四通八达的立体侦察监视和远程打击体系,可以精确探测战场各类情况,辅助指挥员锁定目标、识别目标、判断威胁、摧毁目标和实施评估。如,美国IRobot公司研发的背包PackBot机器人,集成了多种通信系统,包括频率2.4GHz/4.9GHz的数字网状无线电组件、双向音频模块;安装了多个高分辨率相机,以捕捉实时图像和视频。可以执行监视和侦察,化学、生物、放射性和核(CBRN)探测,建筑和路线探测,爆炸物处理(EOD),危险品处理,简易爆炸装置(IED)探测,车辆和人员检查等任务。还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任务需求进行配置。
隐蔽突袭能力强无人作战力量大部分具有隐形、微型特征,利用隐形、藏匿、干扰、变轨、加速等技术,形成规避对手发现、抗御对手打击的能力,达成作战行动的突然性。如,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研发的MUTT无人车,在地面上的有效载荷为273千克,在水中可以运输136千克的货物。一次充满电携带240千克重物,可以行驶28千米。在行驶时,7米外声音小于50分贝,接近于静音。
保存有生力量能力强无人作战力量超强的战场适应能力,将克服传统装备“眼短”看不到、“手短”摸不到的短板,突破“战场迷雾”,代替人员进入复杂环境、代替人员与敌人短兵相接,减少作战人员伤亡概率。同时,“临危不惧”的无人救援机器人,能够在敌人的枪弹下“勇敢”将伤员后送。如,由乌克兰Spets Techno Export公司制造的幻影无人地面车辆,具备6×6全轮驱动底盘,有效载荷重达350千克,在复杂的环境中可执行各种任务,包括作战、侦察、向前方作战基地运送弹药以及从战场上撤离伤员等。
外军夺控重要目标行动中无人作战力量的运用
侦察监视行动随着无人作战力量的发展,各国都在构建多维立体侦监评估体系。利用无人侦察力量渗透隐蔽、行动敏捷、持续时间长等特点,综合运用无人侦察机、无人侦察艇、无人潜航器、无人侦察车等空中、水面(下)、陆地无人侦察力量,进行全时全域立体侦察、监视和评估,查明战场情况,获取全维立体战场信息,形成可视化战场态势。
一是全时侦监重要目标。美军在夺控重要目标时,通常利用长续航远程无人侦察机、无人潜航器等无人侦察力量目标特征小、设计隐身化的优势,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,采取广域搜索、定点监视与机动补盲相结合的方式。对重要目标情况和核心防卫部署实施立体侦察监视,实时动态感知,及时发现敌活动征候,在条件允许时或必要情况下,引导火力对其实施远程精确打击。如,美军角斗士、帕克伯特机器人,RQ-4、RQ-7、MQ-1、MQ-8、MQ-9无人机等,可24小时全天候、全地形执行情报侦察、核生化武器探测、火力引导、射杀等任务。2020年1月,美军对伊朗“圣城旅”最高指挥官苏莱曼尼的定点狙杀,就是使用MQ-9死神无人机,预先隐蔽进入巴格达上空巡航待机。在苏莱曼尼所乘航班推迟2个多小时的情况下,对目标成功实施了持续性的侦搜,并在其他情报信息支持下,实施了精准狙杀。
MQ-9的地面控制站
二是及时探查工事障碍。敌在重要目标周边的近程防卫火力范围内,往往构筑各类工事障碍,以阻滞其夺控进度,最大限度消耗进攻方有生力量。无人作战力量的应用,使得工事障碍探查、清除,实现了人员零伤亡。美军研发的马克博特、罗伯特突击扫雷机器人,能够担负地雷和路边炸弹的排爆除障,探测简易爆炸装置,快速测量可疑目标的重量,探测到地雷时直接排除,或探测到感应式地雷后远距离引爆等任务。对于滩涂障碍的清除,美海军陆战队研发的CRAB一次性消耗型扫雷机器人,能够从沿岸的公用艇上放下,在浅水域、碎波带和海滩内执行远程或自主的爆炸和非爆炸性障碍物清除任务。对于地下和隐蔽工事,美还研发了携带各型传感器的小型飞行类、爬行类仿生无人侦察装备,可以通过秘密投掷、飞入、钻入、游近等方式,持续对地(水)下、半地(水)下的重要目标和障碍物位置进行侦监。同时,借助智能化信息系统,自主构建重要目标防卫部署图、重要目标清单和活动规律图表。
三是智能评估战场态势。现代战争中多元、异构、海量数据,特别是各类无人智能终端探测和感知的战场“大数据”,使得决策人员很难在信息海洋中实施快速精准决策,借助基于AI的侦察、监视、评估智能系统,通过快速智能分析,对海量的侦察监视情报信息数据,自动分析评估生成战场态势,为作战指挥提供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支持,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。在作战过程中,美陆军的泰坦系统,可深度融合陆海空天电网等多个作战领域的己方传感器和探测装置,依托分布式存储体系结构、网络技术、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,对情报监视和侦察获取的各种数据进行自动收集、分析、处理、传输和分发,并实时为决策人员提供图像、视频与信号等情报数据,提高战场态势总体感知能力,提升指控、通信与情报监视和侦察的效率。2024年5月,美陆军又花费近5亿美元,委托帕兰蒂尔技术公司研发用于检测和分析“敌对战场活动”的人工智能分析机,助力美军指挥员联合全域战场“更快、更好”决策。
隐蔽抵近行动夺控重要目标是在空中、地面、水下侦察监视和袭击、破坏等威胁下的行动。为达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,各国军队都在考虑借助无人作战力量的战场优势,通过陆上、水面、水下、空中的无人和有人作战力量的协同攻击,实现夺控作战效益的最大化。
美国斯巴达侦察兵无人艇
一是地面抵近。美陆军已发布的无人地面系统发展路线图,计划到2030年实现有人-无人系统的智能化编队和协同行动,到2040年实现合成兵力联合机动。美陆军的僚机项目、起源项目、下一代战车项目等,以及开发的粗锯齿M5无人战斗车、AML无人火箭炮、机器人战斗车辆(RCV)、四足机器人等,旨在提高陆军地面的生存力、战斗力和保障力。通过有人-无人协同下的地面行动,利用空中和地面无人侦察力量提供的实时情报信息,及时调整行动方案,降低人员的战场伤亡率,提高地面夺控作战的行动效率。使用小型无人作战力量实施隐蔽抵近歼灭,减少暴露;运用四足机器人编队,模拟有人力量,采取佯动的方式,诱使敌改变拦击路线;在遭空中袭击时,运用察打一体无人作战力量与地面无人智能防空力量,配合其他防空武器进行立体反击,并运用无人抢救车、抢修车及时迅速组织伤员抢救和战损装备抢修;在遭火力封锁时,运用无人机携带诱饵或无声冲击电子战系统,在远离己方隐蔽区域散布诱饵信号,诱使敌改变火力封锁区域;当遭遇爆炸性障碍物或污染性阻绝区,又不便绕行时,运用无人工程力量前出扫除障碍。
二是空中抵近。随着各型防空预警系统的发展,空中突击力量可能遭受的威胁越来越多。为了保证空中行动的安全,部署忠诚僚机无人机成为美空军装备的重点。如,美军在战斗任务中将Q-58A女武神和 F-22 或 F-35 混编使用,为其护航,并部署武器或监视系统,帮助扩大有人飞机的感知范围,提供额外的武器舱。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(DARPA)的 Dynetics X-61A小精灵计划,就是在飞行的货机上部署可回收的小型、装有传感器的无人机。通过建立无人僚机指挥、无人机群外围护航系统,形成空中行动相对安全区域。在遭空中力量拦截时,运用装有传感器、智能弹药的无人机群实施空中反击,或通过抛撒微型信号智能干扰引诱源,摆脱对方火力锁定。在被地面防空预警系统锁定时,运用低空反辐射无人机或智能巡航弹,对防空预警系统实施攻击。在被海上防空预警系统锁定时,通过数据链,自动将威胁目标信息传递至水下无人潜航器或潜艇,引导其发射鱼雷或潜射导弹进行精确打击。
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发射
三是水面(下)抵近。2005年1月,美海军便公布了《无人潜航器总体发展规划》,具体规定了无人潜航器在海军力量网、海上盾牌、海上基地、海上打击中的使命任务。2017年初,美海军组建了无人潜航器中队。通过开发自主化能源、推进、传感器、信号处理、通信和导航、攻防作战、人工干涉等技术,研发和部署便携式、轻型、重型和巨型四种无人潜航器。根据作战场景需要,分别使用四种无人潜航器,执行对重要目标附近区域的持续性情报监视和侦察,海底调查,通信导航与中继,雷区、障碍区探测、识别和灭杀,反潜作战、反水雷作战,有效载荷投送,对时敏目标的突然打击和远程打击,爆炸物的处理等任务,弥补有人作战力量在水面(下)恶劣条件作战行动的限制。同时,协同察打一体无人机等空中无人力量,重型无人战车、空投轻型无人战车等陆上无人力量,形成夺控岸滩重要目标的立体夺控力量体系。
目标夺控行动借助无人作战力量隐蔽突然、灵巧智能、精准可控等优势,世界各国都在相继构建有人-无人相协同、战役战术相衔接的无人作战力量体系,以快速扰乱重要目标防御部署,破击其防御体系,提高重要目标夺控的效率。
一是定点清除。作为一种非传统、低烈度、高收益的精确作战行动,随着无人作战系统小型化、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被越来越多国家所重视,并进行了演化使用。将无人作战力量通过空投、炮射等方式,输送至敌纵深,再通过自身动力飞行或地面机动,自主智能比对数据,隐蔽抵近预定目标或直接吸附在目标关键部位上,甚至渗透进入作战决策、指挥系统、地下工事等内部,进行侦察监视,适时利用所携带的高爆炸药对要害和节点部位进行破坏,或投放毒剂、引导远程火力等对关键、核心部位或人员进行毁伤或击杀,实现“微创式打击”。2015年12月中旬,叙利亚政府军为了获得754.5高地的控制权,在首战失利的情况下,以俄军机器人作战连为进攻主力,借助作战机器人体积小、机动灵活、战场感知能力强的优势,全方位感知“伊斯兰国”武装火力点分布情况,采取前沿机器人侦察引导,后方远程火力定点精确打击的方式,仅20分钟便成功夺占754.5高地。
“死神”无人机
二是立体打击。为快速突破敌重要目标的防御体系,美军结合无人化智能化装备发展进程,提出了“有人-无人协同”“多个无人平台并举共进”,以及“无人化智能化指挥体系”等概念,形成了基于智能化指挥系统。以陆海空三维作战域为主要作战空间,以地面战斗机器人、无人战车,海上无人舰艇、无人船、无人潜航器,以及空中无人机等为作战平台的立体打击网,协同有人作战力量,可实施空中无人侦打、地面无人突击、空地协同攻击的分域分层立体突击,精准破袭,以快速歼灭顽固之敌,以小代价取得大战果。特别是使用无人机“蜂群”的饱和攻击,依靠数量优势突破敌防御阈值,提高突防概率和打击效率,令传统防御措施瞬间失效。
三是多维控守。根据近几场武装冲突的经验,进攻方在控制行动中往往因为察监工作不到位,而导致自身伤亡大增。为此,重要目标夺占后的控制,要构建多层、梯次、立体的环形防御体系,并注重利用无人侦察监控力量,加强对重要目标设施的警戒防卫。如,在美军陆军旅级战斗队装备配置清单中,连队级配备了一种智能杀伤系统和三种智能检测系统:M7 Spider 蜘蛛智能地雷,可实现远距离遥控触发和智能感知触发;AN/GAR-2轻型运动检测器LKMD,可对25米内的运动物体进行声音报警;AN/PRS-9战场反入侵系统BAIS,可实现对抵近人员和车辆的早期预警和威胁分类识别;AN/GRS -9/10系列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UGS,可执行目标周边防御、监视、目标获取和态势感知任务。同时,结合全时域无人机空中巡控,无人战车地面侦搜识别,无人潜航器水下监视,无人防空力量预警防空,无人心战力量多手段宣传等,实现多域协同控守,态势全时感知,威胁自主识别,智能精准预警,预见性实施反介入和拒止行动,确保全面控制作战区域,形成稳固的控守态势。